第(1/3)页 “不要将科举之事看的太重,事情远远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见到这小子一副官迷的样子,沐九歌很是无语,明明已经拥有了偌大的家业。 努力学习经商之道,守护好这份家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老师,您这话我真的不认同,科举可是为天下间的学子开辟了一条通道,有才之士,只要成功通过这条路,都会平步青云。” 开玩笑,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怎么在老师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幼稚,科举制度本意是招揽天下间的能人异士,可是真正推举出来后,可曾将天下间的英才收入囊中?” “如今朝堂之上的官员,又有几人是真正的寒门出身?而现在去参加科举的寒门学子又有几人?” 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 整个大唐之中的资源,基本掌控在门阀世家的手中。 甚至可以说,现在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全部都是内定的。 如今的科举已经成为了病态,真正的寒门学子,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机会。 “老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一脸的懵逼,科举制度难道不好吗? 有自己在背后为老师运作,他所担忧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其次,只要老师肯点头,父皇那边绝对会给老师开个后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听为师的话,还是好好经商吧!不然的话,进入朝廷后,你在那些官员的眼中就是炮灰。” 沐九歌很是无语,不愧是老李的种,这死心眼的样子,绝对是遗传到位了。 “老师,这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每年的科举后,都会有很多的学子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承乾有些着急,每年的科举虽然自己没有去参加,但是每年都在正常运转,从未听说过有不合理的地方。 “无知,每年的科举虽然有不少人脱颖而出,但你可知真正的寒门学子占几成?” “好比,武德年间的科举,世家培养出来的学子,占据七成以上,而真正的寒门学子,顶多能够占据三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