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场对话,长安闭眼-《诸天一道》


    第(2/3)页

    而世上的大多数人是走不进这座长安城以南的书院的。

    今日的书院入院试汇集了全天下极多青年才俊。

    考生们的注意力除了放在自己的成绩上,就是放在那些在入院试之前已经颇有声名的那些名字上面。

    比如那位由书院教习自偏乡鄙野亲手送回的临川王颖,年龄虽然才十四岁,但他的礼科抒文在前些日子的长安城里已经引起一阵轰动。

    再比如来自阳关著名学府门下的才子钟大俊。

    还有来自南晋汝阳谢府的三公子。

    南晋谢府乃是千世大氏,以诗书传世,这位三公子谢承运自幼聪慧过人,三岁能文五岁成诗,成长过程中交游多名士,谢府往来无白丁,府中长辈惜他才学,又不惜重金礼聘各国大才,西席仿似流水席般变换,才就今日之盛名。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谢承运今年不过十八岁,却已经是南晋今回科举探花郎,科举结束之后,他坚辞南晋朝廷官职,千里迢迢北上大唐,目的便是要考进书院。

    书院虽说招生苛刻,但若说南晋探花还不能考进来,那便有些太过匪夷所思,所以没有人会怀疑谢承运能否过关。

    只关心他能否拔得头筹。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

    在今日的考试之中有三科被人超过了。

    而这个人就是宁缺。

    卓尔扭头看了一眼表面风轻云淡的少年。

    这个和他相识于微末的少年,身上有一种常人难以辨别清楚的东西。

    虽然这些年,他们之间一直不在一起,但是,他知道,十几年过去了,这少年比起从前,更加厉害了。

    虽然,他依旧不能修行。

    或许别人会因为宁缺在入院试里考出三科甲上,超过了南晋谢三公子而感到惊讶。

    但是,卓尔不会。

    因为,他的脑子里有太多古怪的想法,而他也有着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长处。

    这也是当初,在他濒临死亡的那个夜晚。

    他为什么会选择拼死去给宁缺传递消息。

    因为卓尔相信,只要宁缺活着一天,那个名单上的名字,就总有一天会全部消失在这个世间。

    不过,宁缺这个在人们眼中普通的少年考了三科甲上,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很多人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过这些疑惑随着一个老妇人的出现,全部消解。

    然后,书院教习开始点名。

    “谢承运,王颖,宁缺,陈思邈,何应钦……到术科房报道。”

    书院教习点名七个人。

    这七个人很快都一起离去。

    过了一会儿。

    宁缺回来了。

    卓尔问道:“咋样?”

    宁缺一摊手,道:“你知道的,我不能修行。”

    卓尔一听,便明白了,想了想,道:“没事,实在不能,大不了和我回去,找我师父。”

    “不能修行也不见得就是废柴。”

    宁缺从桑桑手里接过水壶喝了一口。

    “我考上了,又不是没考上。”

    “走吧,该回去了。”

    话音落下,一行三人在暮色下向书院外走去。

    ……

    夜色降临时。

    卓尔回到了小院里。

    看到师父在屋里打坐,卓尔蹑手蹑脚的也不敢弄出太大动静。

    等他洗漱完毕,才发现师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在了屋檐底下。

    卓尔挠了挠头,跑到屋檐下坐下,开始絮叨起来。

    絮叨的无非就是今日在书院里发生的事情。

    听卓尔吹嘘宁缺的事儿,叶千秋只是笑笑。

    卓尔絮叨了大半天,突然问道:“师父,宁缺真的能修行?”

    叶千秋道:“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了。”

    卓尔道:“宁缺比我有脑子,如果他能修行,一定能变得很强。”

    叶千秋笑了笑,道:“有时候有脑子的人未必能比得过没脑子的。”

    “修行,讲究的是一个心无旁骛。”

    “特别是我们这些修道的,在红尘中修行更需要心境的历练。”

    卓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师父,我是不是太笨了。”

    叶千秋笑道:“你觉得自己笨还是聪明?”

    卓尔想了想,有些颓然的说道:“大概是很笨的那种吧。”

    叶千秋则道:“能认清自己的人,也算是一种聪明人。”

    卓尔一脸迷糊的问道:“那我到底是笨还是聪明?”

    叶千秋闻言,不禁摇头失笑。

    过了一会儿,叶千秋悠然说道:“凡事不要过于追求答案,笨还是聪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向道的心。”

    “只要有心,早一点到和晚一点到,又有什么呢?”

    卓尔细细咀嚼着师父的话,心里只觉得有层膜要被破掉了。

    但,还是差那么一些。

    ……

    时间过的飞快。

    转眼间,已经是大半个月过去。

    叶千秋的日子依旧过的平静。

    在市井间,无人打扰,做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其实也挺好。

    普通人的生活是生活。

    因为这生活之中没有显得特别大的事情。

    正因为小,才显得真实。

    很多时候,太过高大上的东西,太过缥缈。

    叶千秋时常在想,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是缥缈无踪,高高在上。

    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后来叶千秋大概想清楚了。

    道本是无,道就是我要你是什么形状,便是什么形状。

    但这仅仅是我道,还远远算不上众生道。

    夜里,叶千秋看着识海之中的那几片永生之叶,突然感觉到了一种造化的美感。

    世间生命,无论强弱,皆有造化。

    这一刻,叶千秋睁开了眼。

    整个长安城闭上了眼。

    ……

    长安城南城有座黄砖砌成的旧塔,塔身破损不堪,又有青蔓缠绕其间,看上去似乎随时可能倒塌,然而这般多年过去,旧塔依然立于小小寺庙之间。

    每年春时有无数大雁自南归来,大雁往固山郡浔阳湖度暑之前,总会飞经长安城,然后在这座旧塔四周盘旋多日,其时雁影遮天,鸟鸣阵阵,场景蔚为壮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