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没有多时,只见有一条小溪横出山下。 郭靖指着那条小溪,道:“叶道长,这条溪水虽小,却是大大有名,名叫檀溪。”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三国时,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原来这溪水便在此处。” 郭靖道:“刘备当年所乘之马,名叫的卢,相马者说能妨主,哪知这的卢竟跃过溪水,逃脱追兵,救了刘皇叔的性命。” 说到此处,郭靖不禁喟然叹道:“其实世人也均与这的卢马一般,为善即善,为恶即恶,好人恶人又哪里有一定的?” “分别只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瞥了一眼郭靖,见他神色间殊有伤感之意。 叶千秋道:“郭兄弟说道倒是一点都不错。” “这世上哪里有绝对的事情,善恶如此,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阴阳守恒,阴多一些,阳就少一些,阳多一些,阴就少一些。” 二人策马行了一阵,到了一座小山之上,升崖远眺,但见汉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拖男带女的涌向襄阳。 郭靖伸鞭指着难民人流,说道:“蒙古大军虽然撤了,但是襄阳以北之地,大部分都已经是被蒙古人所占领,除非将蒙古人彻底赶回草原去。” “不然,这蒙古人屠戮汉人百姓之事,便不会停歇。” “蒙古人令我百姓流离失所,实堪痛恨。” 从山上望下去,见道旁有块石碑,碑上刻着一行大字:“唐工部郎杜甫故里。” 叶千秋道:“襄阳城是个好地方啊,连杜工部这位大诗人的故乡也在此处。” 郭靖扬鞭吟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叶千秋听他吟得慷慨激昂,跟着念道:“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部?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郭靖道:“前几日,我和蓉儿谈论襄阳城守,想到了杜甫这首诗,她写了出来给我看。” “我很爱这诗,只是记心不好,读了几十遍,也只记下这几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会做诗的不少,但千古来只推杜甫第一,当是因为他忧国爱民之故吧。” 叶千秋笑道:“自然是如此了。”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文武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般的。” 郭靖听到叶千秋说到这一节,很是欢喜,说道:“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叶千秋却在这时突然问道:“郭兄弟,蒙古大军虽然撤了,但定然还会卷土重来,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 “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 “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叶道长,我曾经也和蓉儿谈论过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却是想着,无论守得住与否,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而已。” 叶千秋闻言,从郭靖的这话语当中听出了壮烈豪迈之气。 叶千秋却是突然问道:“郭兄弟,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取而代之了大宋朝廷。” “你还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郭靖闻言,一脸奇怪的看着叶千秋,道:“道长是说蒙古人一定会取大宋朝而代之吗?” “襄阳城在,我郭靖就在。” “襄阳城破,我郭靖恐怕也不会生还了。”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摇头,笑道:“那我这样问你,你是为了大宋而战,还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郭靖稍加思索,似乎察觉到了叶千秋这前后话中的含义。 “当然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那就是了。” “古往今来,天下大势,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宋立国祚二百余年。” “也该走到尽头了……” 叶千秋骑在马背上,眺望远方。 郭靖虽然反应慢了些,但是并不是真傻。 他听出了叶千秋话语之中,带着的其他意思。 只是,他不愿意去深究,也不愿意去深想。 他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天下间的战火早日平息,早日将蒙古人给赶回漠北草原去。 …… 又过半个月。 从各方传来的消息,终于确定了,短期之内,蒙古人不会再行南下之举。 众人欢呼雀跃。 叶千秋也不继续在襄阳停留,准备回华山。 这一日一大早。 黄蓉、郭靖,还有他们的大女儿郭芙、两个徒弟武氏兄弟,便来送叶千秋等人。 黄蓉朝着黄老邪道:“爹,女儿刚刚生产,不便长途跋涉,待两个孩子再大一些,我便和靖哥哥带着孩子一起去华山探望您老人家。” 郭靖也说道:“岳父大人,师父,叶道长,保重了。” 郭芙和陆无双、程英两姐妹依依不舍的道别。 她们年龄相仿,在襄阳城的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一起练武,感情自然是日益渐深。 郭芙自小任性,但是自从见识了陆无双和程英两姐妹的武功之后,便一直在暗暗下功苦学,希望不会比陆、程两姐妹落下多少。 叶千秋一行人和郭靖夫妇告别,骑着马向北而去。 这一行人,可算是不少。 除了叶千秋、黄老邪、洪七公,还有陆无双、程英、冯默风,外加一个小不点“叶敬天”。 周伯通在回到襄阳城的第三天,就一个人跑了。 他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 叶千秋一进襄阳,就闭关,让他想和叶千秋学武功的心思也淡了不少,便一个人偷偷溜了。 众人也知晓周伯通一向如此,皆是不以为意,不然周伯通也不会被人唤作“老顽童”。 一行人策马向北,不到一日,便已经回到了华山脚下。 众人也不停歇,一路朝着山上行去。 到了夜里,终于回到了千秋宫。 洪七公本来四海为家,但千秋宫中有无上武学供他参考,他一个好学之人,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叶千秋也有心帮助洪七公突破瓶颈。 在回到千秋宫的第二日,便将《蛰龙功》传给了洪七公。 洪七公从黄老邪那里知晓叶千秋曾经和丐帮的前代帮主乔峰有过渊源,再加上他也知晓了叶千秋乃是世外奇人。 自然不会跟叶千秋客气。 洪七公自从得了这《蛰龙功》,七日里,有五日都是在睡觉。 而且是越睡越强。 黄老邪见状,不禁摇头失笑,只觉这功法当真是赖皮的很,太适合老乞丐了。 这一日,叶千秋招来陆无双和程英,询问了她们姐妹一番,回家探亲之事。 主要还是问一问,那什么“鬼罗刹”是什么人。 当年在太岳庄,他将李莫愁给灭了,而李莫愁的弟子洪凌波也早在嘉兴陆家庄就被他干掉了。 按道理来说,李莫愁不应该还有传人在世。 陆无双和程英听了叶千秋的询问,便将她们南下所见所闻,尽数说了。 叶千秋这才知晓,原来二人到了嘉兴之后,并未找到“鬼罗刹”的踪迹。 不过还是调查到了一些关于“鬼罗刹”的消息。 那“鬼罗刹”的确是使的五毒神掌和冰魄银针。 原来,李莫愁死后,她藏放《五毒秘传》的住所无意间被这“鬼罗刹”发现。 《五毒秘传》自此落入了这“鬼罗刹”的手里。 “鬼罗刹”凭借这《五毒秘传》,成了江湖上近两年来,新冒头的邪道人物。 不过,或许是因为李莫愁死的太惨。 让这个“鬼罗刹”不敢太过嚣张,虽然在江南一代出没,但却不像李莫愁那么丧心病狂,动辄灭人全家。 …… 时间匆匆而逝。 转眼间,就已经是三年过去。 千秋宫中,依旧是那般模样。 千秋宫,皓月殿中。 叶千秋正在教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读书认字。 这个孩童头上扎着两个发髻,一脸的白净,肉嘟嘟的,霎时可爱。 声音也是脆声脆气,让人看了便想捏他的脸蛋。 这孩童便是叶千秋的小徒弟“叶敬天”。 叶敬天是叶千秋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 他的命运从被叶千秋遇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叶千秋从他四岁起,便开始对叶敬天言传身教。 叶千秋打算将叶敬天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不仅传授了他上等的道家心法,还对叶敬天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导。 好在叶敬天也的确是很聪明。 能将叶千秋传授的东西,很好的吸收。 叶千秋对此很是欣慰。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 一年四季,轮转往复。 一转眼的工夫。 又是十年过去。 这十年间,华山之上,依旧没什么变化。 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千秋宫的弟子越来越多。 而且,千秋宫弟子的武功也是越来越高。 这一日,叶千秋唤来已经十六岁的叶敬天,对他耳提面命道:“敬天,从今日起,你便可以下山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了。” 叶敬天跟在叶千秋身边十三年之久。 从尚是襁褓之中的婴儿,长成一个大小伙子。 十六岁的他,已经是千秋宫中的中坚力量。 从他十三岁起,他就已经获得了下山的资格,在三年间,行走江湖,探听各方消息。 如今,叶敬天十六岁,叶千秋派他下山,去暗中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无论是参军也好,加入江湖其他势力也好。 都由他自己去选择。 叶千秋不会去横加干涉。 叶千秋教导叶敬天十多年,他知道叶敬天不会让他失望。 终有一日,他会驱除蒙古鞑子,恢复汉家山河。 送走了叶敬天。 叶千秋来到后崖之上。 黄老邪和洪七公在后崖闭关多年。 已经很久没有下山。 当叶千秋来到后崖上时。 洪七公还在入睡之中。 而黄老邪则是在修炼着雷法。 能修炼雷法者,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力做基础。 眼下,千秋宫中,能有资格习练雷法的人,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黄老邪自然是其中之一。 黄老邪看到叶千秋到了,急忙拉着叶千秋来询问一些修炼雷法之中的细节关窍之处。 叶千秋也是好不藏私,将各门雷法诀窍,再尽数与黄老邪讲一遍。 雷法分为五行雷诀、天地雷决、妖斗雷决。 叶千秋一边说一边运起真气,做出手势,只见他两手大指寅纹握拳,道:“这时天雷决!” 紧接着,两手屈食中二指,大指压上并掐无名指子纹上一节之纹,再屈无名指小指握定。 “这是地雷决!” 然后,再先屈食指,大指压上,大指尖掐丑纹,再屈握中指、无名指、小指,如握拳状并藏甲壳。 第(2/3)页